2014-08-26
运达科技宁可借钱也要高分红 关联交易“照顾”亲属 金证券记者 李砾
资金链捉襟见肘的成都运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科技),却连续四年大方派现,总金额超过半个亿,其中约七成流入控股股东成都运达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成都运达创新”)口袋中。《金证券》记者注意到,获得大笔分红的成都运达创新,在资本运作上也活泛起来。2013年密集注册了一系列“空壳”公司,其中不乏未营业先盈利的“超能力”企业。
宁可借款也要分红
连续四年现金分红、总额达5422.54万元的运达科技不可谓不慷慨。2010年-2013年,公司分别实施现金分红1200万元、500万元、1200万元和2522.54万元。
上市前这样的举动较为少见,运达科技的生意究竟有多赚钱?
运达科技于2006年成立,从事轨道交通机车运行安全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11-2013年,运达科技分别实现净利润7605.54万元、8782.58万元和9403.19万元,对应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070.46万元、3338.04万元和-649.4万元。《金证券》记者注意到,尽管公司业绩逐年增加,但赚到手的真金白银却一年不如一年。2011-2013年的经营现金净额之和,仅相当于同期净利润的26%。
尤其是2013年,运达科技经营现金很紧张时,宁可借款2500万元维持日常周转,也要维持大方分红的惯例,向股东分配现金股利2522.54万元。
为何要实施这样的派现策略?《金证券》记者致电运达科技证券部,工作人员称,“公司目前正处于筹备上市阶段,不方便接受采访。”
大股东操盘空壳公司
控股股东成都运达创新因持股68.49%成为运达科技上市前大手笔分红的最大受益者——四年累计获得现金分红3713.52万元。
兜里有了钱,成都运达创新在资本运作上频频出手,2013年一口气组建或参股了4家公司。其中,全资子公司成都运达创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参股公司成都天佑聚源产业园区管理有限公司也在2013年1月成立。成都交大运达电气有限公司和成都交大知创电气工程有限公司分别成立于2013年9月18日和9月16日,前后仅相差两天,成都运达创新分别持股51%和17.5%。
《金证券》记者注意到,上述四家公司都是2013年新注册成立的,尚未正式开展业务。蹊跷的是,全资子公司成都运达创新材料在2013年营业收入为零的情况下,实现净利润12.68万元。
更值得一提的是,以成都交大运达电气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注册资本3500万元,涉及的领域为轨道交通电气化产品,与运达科技目标客户群重合。
大股东密集投资,是否会成为运达科技潜在同业竞争对手?对此,《金证券》记者联系公司,但采访要求被婉拒。
关联交易“照顾”亲属
除了慷慨分红“驰援”大股东,运达科技还通过关联交易“支持”董事长何鸿云家人。
招股书显示,2011年,北京乐卡仕和北京迈达锦泰分别是公司第二大和第六大原材料供应商,交易金额共计1430万元,占运达科技当年原材料采购总额的14.4%。而这两家公司均为北京鸿日新新的全资子公司,何鸿云的弟妹吴建中(何鸿云之弟何鸿度的配偶)持有北京鸿日新新88.33%权益,并担任执行董事。
值得一提的是,1430万元的年采购额已经是“避嫌”后的结果,此前关联交易更加严重。
《金证券》记者注意到,运达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电脑及电子元器件,以前年度公司主要从北京鸿日新新、北京迈达锦泰、北京乐卡仕和北京鸿日东方等关联方采购。为了减少关联交易,自2012年二季度以来,公司已不再发生对关联方北京乐卡仕和北京迈达锦泰关联采购交易。
需要指出的是,董事长何鸿云家族通过北京鸿日东方、四川天鸿、王玮三名股东共持有成都运达创新31.88%的股权,超过西南交大产业集团持股比例,是拟上市公司运达科技的“幕后大股东”。
责任编辑:Mag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