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5
达威科技:财务数据不合逻辑 涉嫌粉饰报表 早前,四川达威科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威科技)加入了预披露行列,公司本次公开发行不超过1494万股,拟募集资金2.7亿元。
达威科技主营皮革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招股书显示,2011年至2013年达威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2.13亿元、2.38亿元、2.6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01%,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855.12万元、3263.5万元、3424.39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52%。
翻看达威科技招股书发现,公司的财务数据明显不合逻辑,其招股书披露的信息真实性遭到质疑。
根据达威科技资产负债表数据显示,最近三年公司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分别为7649.1万元、7993.96万元和8936.27万元,呈现明显的增加状态。而且如果考虑到折旧因素,对应最近三年固定资产原值的增量,则相比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增幅还要大。
对于固定资产增加,公司表示:2011年,新津生产基地加脂剂二期项目、丙烯酸生产线项目和复鞣剂生产线项目先后完工,合计增加固定资产537.61万元;2012年,上海金狮水性颜料膏生产线完工,新增固定资产706.43万元;2013年“5.3万吨清洁剂制革化工材料及高性能皮革化学品项目”仓库建设完成,当期转入固定资产1301.64万元。
达威科技主营产品为皮革清洁剂、功能助剂、着色剂等,属于精细化工类传统生产加工型企业。众所周知,这类公司的生产属性决定了其产品产能与所拥有的固定资产设备数量呈紧密的相关关系——即拥有的固定资产越多,公司的产能也就越大,反之亦然。同时,如果所拥有的固定资产处于增加状态下,也势必应当对应着产品产能的增长。
然而,从达威科技披露的信息来看,公司新增资产没有带来任何的新增产能。达威科技的生产业务分别由新津厂区和上海厂区构成,其中新津厂区连续三年的产品产能均为16000吨,上海厂区的产能也都保持在6000吨,从未发生过任何增长及变化。也就是说,尽管达威科技在最近三年中,所投资的固定资产价值不断增加,但是增加的这些资产都没能够带来任何的新增产能。
另外,达威科技财务数据不合逻辑还体现在公司的货币资金上。根据达威科技披露的资产负债数据,最近三年公司的货币资金余额分别为1149.39万元、1079.85万元和1687.85万元,尤其是2013年所持货币资金余额大幅增加了近60%,似乎该公司的资金充裕程度有较大幅度地提高。
然而问题在于,如果大量的货币资金存在于公司的账户当中,势必应当相应地产生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然而根据招股说明书披露的财务费用构成数据,该公司2013年中实现的利息收入金额仅为2.94万元,相比2012年的4.04万元还出现了大幅下降,这也就意味着该公司2013年内货币资金平均余额,尚不及2012年的水平,而这却与资产负债表显示的期末余额变化不符。
更何况,以2.94万元的利息收入反算,即便是参考的银行活期存款利率0.35%的最低水平,也仅能对应着840万元的活期存款余额。也就是说,如果忽略掉金额很少的企业自持现金,达威科技的实际货币资金平均余额也就在840万元的水平,仅相当于期末账面货币资金余额的一半。
种种迹象表明,达威科技在披露招股书时存在造假的嫌疑,对于达威科技IPO编者将继续关注。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中金在线
责任编辑:思域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