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8
电光防爆IPO:千万利润离奇“从天降”光鲜外衣难掩惨淡现实 8月29日,电光防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光防爆”)将上会接受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早在今年六月份,电光防爆就公布了其招股说明书,而对上会这一时刻的到来,公司也是望穿秋水。然而,记者从公司招股说明书中了解到,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后,利润一夜之间增加近千万,令人咂舌。同时,公司未来业绩发展并不被看好,不仅公司终端客户所属的煤炭行业遭遇寒冬,公司利润逐年下滑、本身客户群不稳定、产品质量受到质疑等种种问题,让人不得不为电光防爆的上会审核捏了一把汗。
整体变更变出千万利润
公司招股说明书显示,2010年底,公司经电光有限股东会同意,以电光有限截至2010年10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217,255,088.29预案,按照1:0.50631726比例折合为股本总额11000万股,其余计入资本公积,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在公司的财务报表上,记者注意到,2011年,公司的年末未分配利润为8399万元,而2011年一年公司净利润便达到了7669万元。如此计算,在公司进行整体变更之前,各年累计利润总额仅为730万元。该累计额与2011年单一年度的净利润比起来,是其10%还不到。
资料显示,电光防爆的前身电光有限成立于1998年,到2010年已经运作了12年。12年的累计总利润仅为730万元,而成立了股份有限公司之后,在没有任何利好消息和重大业绩支撑的情况下,利润激增数倍。这难道是一种巧合吗?
有业内人士给出了更合理的解释:公司或是在粉饰利润,为求靓丽业绩为上市加分而不择手段。
利润难保持续增长
尽管公司在整体变更时挖空心思提高利润,其后的业绩表现也并不如人意。
从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提供的财务数据来看,公司的并表后净利润2011年以来未出现较大幅度的突破,而2013年利润水平较上年还下降了18.89%。
从母公司的财务报表上面来看,2011年利润冲高后便持续走下坡路,两年利润水平总共下滑了15.19%。可见,公司的销售动力已经开始疲软。
此前,有媒体称,公司不上市就只能坐等破产。但是上市就真的能够救电光吗?根据招股说明书,公司本次IPO募投项目建设期均为2年,预计第四年完全达产。同时,本次募集资金中,将有1.7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然而,公司截至2013年的银行贷款规模已高达3.2亿元,1.7亿元的资金显然只是杯水车薪。
那么,在项目达产之前,公司将如何继续维系自己的经营?项目又是否能如期达产?即使如期达产,社会大环境和需求又会发生哪些变化,公司的募投项目又是否能够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呢?在这一系列疑问中,公司发展前景也成为了一个未知数。
频繁流动+连续矿难 这些客户不省心
客户群体频出“乱子”,是公司的另一大痛处。
在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中,详细列示了公司的主要客户及相关的销售状况。具体来看,公司通过非招标方式实现销售收入占比26.52%。记者注意到,2013年与2012年相比,前十大客户出现了较大的变动。2013年除了长治市华光电气有限公司以外,其他九大客户均为新增客户。业内人士表示:非招标方式销售是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之一,公司无法培养稳定的客户群,难么未来收入也存在了巨大的不确定性。有投资者开玩笑称:“留不住客户,以后还留得住我们投资者吗?”
公司另一大收入来源系招标销售客户。从电光防爆招股说明书中给出的信息来看,招标销售客户中,排在首位的是黑龙江龙煤矿业。资料显示,龙煤集团近几年来事故频出。2014年5月9日和5月11日,龙煤集团连续发生两起事故,造成五人死亡。有舆论声称,作为其供应商,电光防爆的产品质量不合格是龙煤集团事故的原因之一。记者就此观点向电光防爆求证,至发稿时尚未获得公司方答复。
煤矿采掘寒冬期或将持续
从行业角度来看,公司的主要客户属于煤矿采掘行业。资料显示,目前国内煤炭市场资源相对过剩,且在建产能较多,同时近年国际煤炭价格与国内煤炭价格形成严重倒挂,进口煤消费占比增大,而受宏观经济影响,国内煤炭消费需求增速放缓明显,煤炭市场形成严重供过于求的局面,煤价近两年来跌幅较大。目前,尚未有明显迹象表明我国煤炭行业已经摆脱下滑趋势,进入上行渠道。鉴于现在煤炭供需、煤炭价格情况,煤炭行业短期内复苏的可能性不大,影响了煤炭行业的整体发展和盈利能力,使得大部分煤矿企业的正常生产、设备采购受到较大影响。
在这种大环境下,公司的业绩受挫在所难免,而从本次募投项目中,也难寻公司积极转型的迹象。由专业人士表示,电光防爆在煤矿采掘行业寒意正浓之时选择逆流而上,这无疑是在“冒险”。
总的来说,电光防爆本次IPO可谓是多面遭伏,虚增利润的“小聪明”也难抵自身业绩的“不给力”,上会在即,公司能否取得顺利通过IPO的审批,若通过,公司未来发展又路在何方呢?本刊记者将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zg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