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8
国信证券力被指"IPO杀手" 尽职调查尚存在漏洞 根据公开数据统计,国信证券2011年共承销了31家上市公司的IPO,仅次于平安证券的34家,募集资金规模达到274.20亿元,排在中信证券和平安证券之后位列第三。不过按照国信证券自己的统计口径,算上增发等再融资项目,他们在承销家数和募集规模上均是业内第一。
不过,2011年国信证券IPO被否的家数同样以8家之多位列第一,其保荐的千禧之星珠宝、温州瑞明工业、安徽广信农化、福建诺奇、深圳中航信息科技产业、河北养元智汇饮品、上海丰科生物科技和盛瑞传动首次上会均未获通过或被取消审核,业内甚至将其冠以“IPO杀手”之称。
保荐成功31家,被否8家,也就是说被否率达到20.5%,这意味着,在2011年国信证券平均每保荐5家公司就被否一家。2010年,国信证券所保荐的IPO项目有6家被否,同样是当年度IPO被否数量最多的券商。
仅在2011年的11月份,就有三家国信证券保荐的公司过会被否,分别是11月2日的安徽广信农化,11月9日的温州瑞明工业以及11月14日的千禧之星珠宝。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同一家券商保荐的项目集中被否,一时引起市场高度关注,毕竟这种情况在业内并不多见。
失败率如此之高,一位要求匿名的业内人士认为,这凸显了国信证券投行部门在保荐过程中的风险控制问题较为明显。“至少在筛选项目以及做好尽职调查方面,国信证券尚存在漏洞。”
资料显示,国信证券投行部团队人数高达500人,仅保代数量就达到130人,整体规模位居券商行业第一位。如此庞大的数量保证了国信证券投行业绩的靓丽,连续三年,国信证券保荐和承销的在IPO和再融资规模保持在业内前两名的位置。
除了多家公司过会被否,国信证券保荐上市的公司业绩变脸的不在少数。2011年的业绩报显示,在国信证券2010年保荐上市的31家公司中,就有5家上市不到一年,业绩出现变脸。其中永安药业(002365.SZ)净利润下滑29.12%,中南重工(002445.SZ)业绩下滑26.9%、亚星锚链(601890.SH)业绩下滑20.14%。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值得检讨的恐怕还有国信证券一直饱受诟病的保荐+直投模式。借助国信证券投行部的庞大项目资源积累,国信证券直投公司——国信弘盛入股了数家有国信证券保荐的拟上市企业,已经成功上市的6家公司也均是国信证券保荐的,甚至引起市场关于“利益输送”的质疑。
随着证监会主席郭树清的上任,关于保荐制度的改革也在进行中,比如证监会酝酿放开签字权,强化对券商的责任而减轻保荐人的压力等。“这无疑对队伍庞大的国信证券提出了挑战。”上述业内人士称。中国网
责任编辑:思域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