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1
两只新股明日上市定位分析 [第01页]
[
中来股份明日上市定位分析
一、公司基本面分析
公司是国内涂覆型背膜龙头企业。公司专注于太阳能电池背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为涂覆型背膜。公司目前拥有生产线7条,合计产能为1350万平方米/年。公司背膜产品是国内首家同时通过了德国莱茵TUV、美国UL和日本JET等国际认证的,在粘结性、耐候性、阻隔性、电气绝缘性等方面均达到了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二、上市首日定位预测
东北证券:33.30-36.63元
东兴证券:26.8-32.1元
招商证券:28.50-34.20元
中来股份:氟碳型背膜龙头,较有发展潜力
和正极导电银浆相似,太阳能电池背膜是国内太阳能行业仍未完全攻克材料环节,因此目前绝大部分仍依赖于进口。太阳能背膜可分为叠层和涂覆两种类型。其中叠层型占据70%以上的份额,涂覆型占比不到20%。太阳能背板行业在国内仍属于较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其国产化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目前国内已经有苏州赛伍、回天新材、中天科技和公司等几家公司致力于太阳能背膜的国产化。公司是国内涂覆型背板的龙头公司,具备自己配臵氟碳涂料的能力。由于涂覆型背板相对于叠层背板具备成本低的优势,其未来的发展潜力很大,因此公司未来的发展也是值得期待的。
公司本次发行所募资金将用于年产1200万平背膜、年产1600万平背膜和研发中心三个项目的建设。目前公司1200万平项目已有400万平产能建成,总产能已经达到1750万平,当募投项目完全达产后,公司总产能增至4150万平,比目前产能翻一番还多。
2014年上半年公司共计销售背膜1000万平,实现营收2.15亿元。虽然背膜的单价由2013年的23元/平米下滑至21元/平米左右,但是由于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公司的毛利率仍然高达47.16%,由于光伏行业持续好转,公司盈利能力有望维持稳定。
假设2014、2015和2016年公司背膜的销量分别为2100、2800和3500万平,单价和毛利率均逐年小幅下滑,预计公司近三年的EPS分别为1.11、1.48和1.65元。公司最可比公司为裕兴股份和东材科技,上述两个公司2014年的动态PE水平均在30-33倍之间,因此我们认为公司的合理估值水平也在此区间之内,计算得到公司的合理股价区间在33.30元-36.63元之间。
风险:背膜价格大幅下降风险;和传统背膜竞争不力风险。(东北证券)
中来股份:光伏涂覆型背膜,成本技术为优势
公司是国内涂覆型背膜龙头企业。公司专注于太阳能电池背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为涂覆型背膜。公司目前拥有生产线7条,合计产能为1350万平方米/年。公司背膜产品是国内首家同时通过了德国莱茵TUV、美国UL和日本JET等国际认证的,在粘结性、耐候性、阻隔性、电气绝缘性等方面均达到了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政策支持下光伏产业链整体回暖。背膜行业处于光伏产业链中游,技术门槛较高,是产业链中唯一尚未实现大规模国产化的光伏配套材料,盈利能力好。2014年,随着中欧贸易争端顺利解决,加上国内光伏产业政策频频利好,国内应用市场走强,我国太阳能电池组件企业的盈利水平逐渐回升。未来,国内外光伏装机容量的增长将带动整个行业需求快速增加,2014年我国光伏组件厂商对背膜的需求量约为1.85亿平方米,同期国内背板企业总设计产能约为1.32亿平方米,供需缺口仍在。
公司核心优势。公司生产的涂覆型背膜不需要使用胶黏剂,具有成本优势;自主研发的氟碳涂料,摆脱了国际龙头企业对氟膜和高端胶黏剂的垄断控制;公司所采用的等离子体化学改性技术和等离子体氟硅氧烷化表面接枝技术可使PET基膜和氟膜间产生化学分子间键合,结合力更加紧密持久,不分层不脱层。另外公司与韩华新能源、晶科能源、中利辉腾等众多国内光伏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供货关系,近三年来毛利率稳定在47%以上。
募投项目打破产能瓶颈,业绩将继续快速增长。目前公司产能仅能满足一家大型光伏组件公司对背膜的需求,无法适应公司快速开拓的市场,已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此次募投项目为两条合计2800万平方米的背膜扩展项目,若项目顺利投产,将推动业绩持续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4-2016年摊薄后每股收益分别为1.07、1.34、1.55元。当前太阳能电池组件配材行业2014年平均动态市盈率为36倍,我们认为公司对应2014年市盈率在25-30倍较为合理,建议一级市场询价区间为24.1-28.8元。预计上市首日定价区间26.8-32.1元。(东兴证券)
中来股份新股分析:光伏背膜后起之秀,乘势崛起
本文分析光伏背膜的发展前景,认为随着下游光伏市场的增长,背膜将迎来发展良机。公司为国内背膜优胜者,必将乘势飞跃。运用相对估值法和DCF估值法,按照发行后股本1.28亿股测算,我们认为公司合理价格区间为28.50-34.20元。
国内太阳能电池背膜优胜者。公司主要从事涂覆型光伏背膜的生产和销售,产能达1350万平米/年。公司是国内首家同时通过德国TUV、美国UL和日本JET太阳能背膜认证的企业,客户涵盖国内大型太阳能电池组件企业。依靠高性价比的产品,公司的背膜销量节节攀升,驱动业绩增长。2011-2013年净利润复合增速达47.9%,2014年中期增速达53.7%,成长性较强。
光伏组件前景良好,背膜市场空间广阔。随着全球性能源短缺、气候异常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突出,各国加强了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视和扶持,光伏组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2013年全球光伏组件新增装机容量达38.3GW,为2003年的66倍。预计2014年全球光伏市场将增长13%达到43.5GW,2018年达到54GW。作为光伏组件的上游材料,背膜需求增势良好。预计2014年需求量将达到3.0亿平方米,2018年达到近4亿平米。
公司竞争优势突出。公司专注于光伏背膜业务,技术实力较强,生产成本较低。公司位于江苏常熟市,交通便利,周围广泛分布着原材料和下游组件生产企业,物流成本较低;主要客户中韩华新能源、晶科能源、阿特斯为2011-2013年全球前十大光伏组件制造企业,具备较强的客户资源优势。
募资投向背膜项目,打造优势地位。公司计划公开发行股份不超过32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1.28亿股,计划募资3.5亿元,主要投向年产1200万平米、1600万平米涂覆型太阳能背膜扩建项目和太阳能新材料研发中心新建项目。募投项目投产之后,公司背膜总产能将达到3750万平米/年,预计新增销售收入5.78亿元,净利润1.73亿元,经营实力大为增强。
盈利预测与估值结果:根据预估股本1.28亿股,预测公司2014-2016年EPS分别为1.14元、1.73元、2.12元,同比分别增长49%、52%、22%。根据相对估值和DCF估值法,我们得出公司每股合理价值区间为28.50-34.20元。
风险提示:客户集中风险;光伏组件市场低迷风险;毛利率下滑风险。(招商证券)
三、公司竞争优势分析
公司竞争优势突出。公司专注于光伏背膜业务,技术实力较强,生产成本较低。公司位于江苏常熟市,交通便利,周围广泛分布着原材料和下游组件生产企业,物流成本较低;主要客户中韩华新能源、晶科能源、阿特斯为2011-2013年全球前十大光伏组件制造企业,具备较强的客户资源优势。
[第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