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1
“只进不出”正在改变 “有进有出”成新常态 “从6月份到年底,计划发行上市新股100家左右”,这一新股发行节奏已经被明确,而资金也明显围绕着IPO时点在多个市场间极尽腾挪。这或将是今年最后几个月“打新”的新常态吧。而另一个层面是,在有进有出的指导思想下,退出机制也在多个市场领域呈现新常态。
近日,率先开启做市商制度的新三板提前实现挂牌企业破千家,但也有企业在申请摘牌。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告显示,新冠亿碳因两家全资子公司股权“清仓”出售,失去持续经营能力,其股票于8月22日终止挂牌。交易对象是A+H股上市公司东江环保的全资子公司深圳再生能源,交易规模达到9660万元。这一交易的达成,对新冠亿碳两家子公司来说获得了更好的发展平台,对公司股东来说也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
类似因并购整合而申请摘牌的公司还有瑞翼信息、金豪制药、屹通信息、福格森和捷虹股份等。可见,挂牌不仅为VC/PE提供了退出渠道,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而摘牌或许是企业新征途的另一个开始。
与新三板企业退市完全不同,在公募基金领域,退市可谓是“破天荒”的。时隔16年,公募基金主动退市第一单即将新鲜出炉,打破以往基金“只生不死”的旧习俗。8月16日,汇添富基金突然发布公告称,将于9月16日召开持有人大会,讨论《关于终止汇添富理财28天债券型基金合同有关事项的议案》的事项。一旦持有人大会表决通过,汇添富理财28天基金将成为中国基金业16年来首只清盘的基金。
面对股市与余额宝等货币基金的强劲攻势,短债基金流动性差收益不高的弱势难以回避。在基金存量正奔向2000大关之时,如何创新突破寻找差异化生存路径成为行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当然,退市并不是唯一选择。例如,万家基金旗下万家14天理财债券基金转型为货币市场基金,名称变更为“万家日日薪货币市场证券投资基金”;嘉实1个月理财债券则在第一期运作期到期后暂停下一运作期运作。但是,建立健全行业新陈代谢机制、合理调配行业资源是行业长远发展的关键。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基金业协会近日召开会议,向各大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倡导申报旗下产品的清盘计划,未来公募基金的退市或合并转型将成为寻常话题。
相比之下,私募基金的新陈代谢要正常得多。有媒体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宣布清盘的私募产品有85只,其中有部分运作不满1年,还有一些累计净值低于0.7元。私募遭遇清盘原因不一定是业绩不佳,也有存续期满而清盘,因公司业务结构调整而清盘,净值下滑触及清盘线而清盘,业绩不佳而主动清盘等。
回到A股来看,股票市场的合理进出秩序正在建立。除了新股有条不紊地发行,在长航油运8月初退市转到新三板的同一天,锌业股份和ST金泰重回A股市场,成功逆袭,股价大涨。
此外,债市期市由于合约的时间限制挂牌摘牌不断上演自不必说,在基金领域、股票市场早已形成的只进不出局面已经被打破,进进出出的新秩序正在形成,“有进有出”日益成为资本市场新常态。
责任编辑:Mag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