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1
广州酒家: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成"舌尖上的毒药" 近日,广州餐饮界龙头广州酒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酒家)在补交半年报之后再次进行预披露,并将于9月3日上会。公司本次公开发行不超过5900万股,募集资金6.93亿元。
广州酒家的主营业务是提供餐饮服务和食品制造。公司的餐饮服务采用连锁经营模式,主要提供以粤菜和广式点心为主的餐饮服务;食品制造方面,主要生产利口福品牌的月饼和速冻食品,拥有85家饼屋直营店和18家加盟店。
然而,不论是提供酒店餐饮服务还是月饼业务,都跟食品安全息息相关。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广州酒家被屡次曝光食品安全问题,令外界对这家广州餐饮界龙头的形象大打折扣,网友戏称其为"舌尖上的毒药"
月饼发霉仍在售
早前,据新快报报道,在广州白云区做生意的郭先生在某大型超市购买了32盒月饼打算送人,却惊奇地发现其中两盒月饼无生产日期,另一盒月饼还霉变并长毛了。随即,郭先生向广州酒家投诉却吃到“闭门羹”。气愤不已的郭先生随后向相关媒体进行投诉,该酒家则很快派人前来调查并于第二日更换了问题月饼。
不过,令郭先生更为气愤的是,先前广州酒家相关人员承认“问题月饼是正规产品”,然而该酒家工作人员在接受相关媒体记者采访时却又改口,声称“那些问题月饼全是假冒的”。更出人意料的是,随后记者再次以郭先生朋友身份询问广州酒家时,却被告知“月饼确实是广州酒家的正品”。如此闪烁其词,显然是想欲盖弥彰。
另外,据南方日报在《广东省质检站测出广州酒家等8品牌月饼托含“塑化剂”》一文中报道称:广东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验了多家消费者熟知的品牌月饼,检验结果显示:包括广州酒家在内的8家月饼包装含塑化剂。
资料显示,塑化剂主要的危害是影响荷尔蒙,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增塑剂如果在体内长期累积,会引发激素失调,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诱发儿童性早熟等。
有专家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月饼属于油脂性食品,月饼塑料盒中的增塑剂很有可能会溶于月饼的油脂中,从而被人体吸收,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而月饼由于含油量大,是不能用含DEHP的塑料来包装的。如果说在食品检测中检测到DEHP,肯定是属于违规使用。
老员工自曝内幕 黄浊水洗菜洗肉
令人担忧的是,广州酒家不仅是在月饼业务上频频爆出食品问题,酒店餐饮业务上也出现类似的问题。
据羊城晚报早前在《滨江西广州酒家发声明道歉 承认管理有些混乱》一文中报道:一名自称在滨江西广州酒家工作了近十年的阿明向本报报料,称该店长达三年涉嫌使用发黄的水洗肉洗菜,并且其拍摄了相关视频。而根据阿明提供的手机视频,看到厨师在杀鱼、洗肉、洗菜和洗碗时,使用的均是浑浊不堪的“黄浊水”。
报道出来之后,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监管分局及时跟进调查,发现涉事的滨江西广州酒家原有两套供水系统,执法人员对的二次供水蓄水池总闸进行查封,而广州酒家承认黄浊水来自其中一个供水系统。广州酒家总经理助理赵利平坦言“我们管理有漏洞”,并针对此事件发表声明,表示对本企业管理的疏忽造成的不良影响表示深深抱歉。
然而,这并不是广州酒家在餐饮上业务第一次被查,据中国食品商务网一篇标题为《深圳工商:31种肉制品不合格 广州酒家榜上有名》显示,2007年第2季度,深圳工商局委托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深圳市流通领域的预包装肉制品进行了质量监测,发生酸败的“广州酒家”豉味五花腊肉和“唐人神”肉条精品仍在售。
另外在酒店餐饮业务上,广州酒家还被媒体曝光出违反行业规定制定霸王条款要求最低消费和“厕内手纸只供饭市,茶市不能用”的雷人规定等等管理问题。
在食品行业的上市公司中,因食品安全问题导致经营陷入困境,股价大跌的案例时有发生。印象最深刻的是2008年受三聚氰胺事件影响,蒙牛港股股价一日暴跌60%;另外,双汇发展陷入“蛆虫门”后,公司股价也一度大跌创新低。
而作为前科累累的广州酒家如若不能加强管理,将食品安全问题扼杀在襁褓之中,未来若侥幸上市中小股民的权益难保障。对于广州酒家IPO进展,编者将继续关注。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中金在线
责任编辑:思域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