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0
浙江健盛IPO:依赖出口退税 持续盈利能力存疑 浙江健盛集团(以下简称“浙江健盛”)于2014年5月6日向证监会报送招股说明书。此次浙江健盛首次公开发行的股份数量不低于其发行后股份总数的25%,且不超过2,000 万股。拟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由国信证券保荐。
浙江健盛成立于1993年,2008年改制为股份制企业,主营业务为生产各类纺织袜。对于这样一家以出口为主的纺织服装外贸企业,地处中国县域经济最为活跃的长三角南翼——杭州萧山,此次冲刺上市向市场亮出了一份较为漂亮的“成绩单”,不仅连续三年保持盈利,而且据大公财经梳理其财务报表发现,无论是最近三年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还是营业收入累计均表现出色,其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三年累计达到2.55亿,远高于证监会5000万元的门槛。
然而,出口退税额占利润总额连续三年超60%,第一大股东张茂义控股72%造成的股权高度集中,外贸业务受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关系影响直接等“硬伤”,拷问着浙江健盛的持续盈利能力。
严重依赖出口退税
报告期内,浙江健盛收到的出口退税额从2011年至2013年分别为4,953.10万元、5,212.49万元和6,223.47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比重分别为73.99%、60.01%和62.36%,连续三年在60%以上;当期出口退税净额占毛利比重分别达到41.94%、40.78%和 39.64%。
在招股书中,浙江健盛将出口退税政策的变动列为企业将面临的风险之一,并坦言“如果我国纺织服装类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出现下调,将对公司外销产品的定价产生影响,若公司在与客户的谈判中又缺少议价能力,则有可能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目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不高,属薄利行业。大公财经记者从卓创资讯棉纱分析师处了解到,“2013年纺织服装行业平均利润率在5.4%左右,2014年下游需求疲软,人工成本不断增加,人民币升值预期依然存在,今年1-7月份平均利润率是下滑的,预计在4.8%左右。”分析认为,若出口退税率下调,将直接影响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生存。
对于纺织服装出口企业依赖出口退税问题,卓创资讯分析师张彦杰指出:“需要两方面看待,好的一方面,纺织服装出口型企业能从这块拿到利润,缓解目前运营困难的尴尬局面,出口创汇,让劳动密集型行业得以存活。不利的一方面,有些出口型企业就指望拿着出口退税存活了,形成了一种依赖甚至出现不合规获得出口退税的问题,这样的话不利于纺织服装行业转型升级,难以达到国家扶持纺织服装的初衷。”
对于如何抵御出口退税政策给企业经营带来的风险,浙江健盛集团董秘并未向大公财经记者透露具体措施,只是称“以招股书信息为依据参考”。
未达证监会标准 持续盈利能力存疑
《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对上市公司的可持续性盈利能力作出规定,第七条第二款指出“业务和盈利来源相对稳定,不存在严重依赖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情形。”浙江健盛在业务和盈利来源方面存在风险,且股权结构高度集中。
虽然在招股书中,浙江健盛对可能影响业务、盈利的情况作了风险提示,对于实际控制人的情况没有回避,但显然上述两因素与证监会的要求并不相符。
大公财经记者了解到,浙江健盛的主要出口市场为日本、欧洲和大洋洲。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持续使欧洲以及其他市场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由此可能引发的欧盟等经济体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贸易顺差国采取反倾销、反补贴争端、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等,上述情况若发生“将可能导致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下降,从而使公司的的生产经营受到不利影响”,浙江健盛在招股书中写道。
报告期内,浙江健盛对日本的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的30%以上,而中日关系恶化将可能使其对日本的销售额大幅下降,直接对其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为“探索生产基地全球化,降低生产成本和提升经济效益”,浙江健盛称拟投资1400万美元在越南建设“年产3600万双中高档棉袜生产线项目”,然而考虑到资金需求、不确定的政治因素等,张彦杰分析师表示“纺织企业海外投资不会一帆风顺的。”
此外,高度集中的股权也使浙江健盛存在受实际控制人控制的情形。大公财经记者注意到,浙江健盛的实际控制人为张茂义,持有该公司72%的股份,同时,他还是该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浙江健盛在招股书中表示:“虽然本公司建立了关联交易回避表决制度、独立董事制度等,但本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仍可能利用其控股地位和总经理地位,通过行使表决权等方式对本公司的人事任免、生产和经营决策等进行不当控制,给本公司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对实际控制人张茂义的依赖情况给中小股东带来利益损害的风险,浙江健盛在招股书中并未回避。
宏观经济政策、贸易环境给业务和盈利带来的不确定,让浙江健盛的可持续盈利能力存在疑问,而高度集中的股权更令业内人士担忧其公司治理结构是否会存在瑕疵。
责任编辑:漠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