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0
华懋新材IPO如何走出“三重门” 华懋(厦门)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计划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拟发行及发售不超过35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计划募集资金约4.71亿元,保荐机构为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营汽车安全气囊布和安全气袋的研发、生产及加工。
募投项目盈利难
招股书显示,华懋新材主要产品为安全气囊布和安全气袋。本次拟募集资金4.71亿元,用于安全气囊布新建厂房项目、工业用布新建研发中心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截至今年2月28日,相关募投项目已投入1.95亿元。项目投产后,华懋新材产能将从目前的1400万米增至2568万米,增幅逾八成。
招股书显示,安全气囊布2011至2013年占华懋新材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分别为93.54%、88.28%和77.09%,而且安全气囊布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3.00%、87.00%、83.41%,产销率分别为99.16%、95.40%、85.40%。
由此可见,在报告期内华懋新材产能一直未能充分利用,产销率逐年下降,在此背景下,华懋新材继续募投扩张产能,而华懋新材在招股书中却称,募投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提高安全气囊布的市场占有率,完善公司产品结构,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在招股书中这种对募投项目一厢情愿的解释在历史数据面前显得非常单薄,其募投项目的盈利能力值得怀疑。
严重依赖大客户
招股书显示,2011至2013年华懋新材对前5名客户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1.15%、70.30%和71.30%。其中,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一直是公司的第一大客户,2011至2013年分别为公司贡献的营业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23.46%、20.94%和23.95%,具体金额分别为6453万元、6214万元和9494万元,2013年较前两年骤然增加3000万元左右。
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华懋新材对前5名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总额的比例分别为89.34%、87.07%、83.73%。公司2012年度、2013年度向第一大供应商的采购占采购总金额的比例分别为53.80%、61.23%,均超过了50%。
家族关联人员密集持股
华懋新材引人关注的一点是,其控股股东金威国际是于英属维尔京群岛成立的离岸公司。
金威国际的股东赖敏聪、赖方静静、王雅筠及赖嘉慧合计持有金威国际53.50%的股权,并且通过金威国际合计间接持有华懋新材43.07%的股权,是华懋新材的实际控制人。
事实上,华懋新材的四位实际控制人中,赖敏聪、赖方静静、王雅筠均属中国台湾籍,赖嘉慧属美国籍。华懋新材是名副其实的台商投资企业。基于台商背景的华懋新材,股东之间的关联更多地折射出家族控制的影子。以金威国际为例,这一离岸公司的股东大体来自赖氏家族。除了赖敏聪一系持股53.50%外,赖敏聪的兄弟赖敏雄一系持股29.00%;赖敏聪的姐姐陈赖淑巧一干人等合计持股10.00%;赖敏聪的姻亲等合计持股6.00%。三代以内的亲属可以说都有机会分享这一场上市的盛餐。
金威国际的内部股权也经历过多次调整,直至完全确立了赖敏聪一系的控股地位。中国青年网发现,除了家族利益外,华懋材料的实际控制人等也不忘与该公司的高层“同进退”。2010年5月,华懋新材的两名法人股东厦门懋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懋盛投资”)与厦门懋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懋胜投资”)于同一天宣告设立,发行前分别持有华懋新材7.00%和3.00%的股权。其中,懋盛投资的合伙人来自华懋新材的核心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懋胜投资的股东来自华懋新材的关联方企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捆绑式”过会无疑夺人眼球。
责任编辑:暗白